
健身器材看似简单,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问题,器材的生产、销售、采购、安装、使用、维护、拆除等各个环节都有着非常广的涉及面。据数据统计,我国配建的室外健身器材超过330万件,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是管理、维护的超高难度,因此,在以往的室外健身器材配建过程中,“重建设、轻管理”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存在着。
有体育器材监管机构负责人透露,在实行“说明标识牌”“二维码配置”等规定以前,室外健身器材存在“找不到”“没法管”的现象,器材安装完毕后就脱离了监管机构的视线,一些器材损坏了无法及时维修,一些器材在报废年限到了之后依然在使用,这给百姓的健身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。